城市旅游网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增殖放流,如何让鱼儿回归江海?(把自然讲给你听)_世界报资讯

时间:2023-06-07 10:43: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增殖放流,即以人工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以期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增殖放流的物种既有经济物种,也有珍稀濒危物种

6月6日,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长薄鳅等8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在四川宜宾被放归,超过112万尾鱼儿被放归,其中有71万多尾长江鲟。这是我国最大规模的长江鲟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即以人工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以期促进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增殖放流的物种既有经济物种,也有珍稀濒危物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增殖放流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效益,逐步加大珍稀濒危和地方特有水生生物种群放流比重,同时在适宜区域继续增殖放流经济物种,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比如,中华鲟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物种,但当前中华鲟野生个体数量稀少,多年来中华鲟研究所累计放流550万尾,有效补充了种群数量,此外还对长江鲟、胭脂鱼、圆口铜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开展针对性保护,累计放流1000多万尾。

增殖放流不是一放了之。首先要明确“放什么”,科学确定物种,切实发挥增殖放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作用;其次要明确“在哪放”,不同区域河湖水系、生态环境、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不同,增殖放流应因地制宜。放流点适宜选择在大江大湖、资源衰退严重的水域等,还要统筹考虑上下游、干支流的情况,防止出现重复放流。此外,放流点可建设为科普点、观光点,挖掘增殖放流的多元功能,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护水护鱼的良好氛围。

鱼儿回归江海,生活得如何?增殖放流之后,效果评估也不可少。就中华鲟来说,监测放流后的生存状况,对保护并恢复种群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人员采用分子遗传标记、芯片标记、体外标记、声呐标记、荧光标记、卫星标记6种标记技术实施效果评估。声呐标记是把超声波发射器植入中华鲟体表或体内,实现对鱼群的遥测。有的中华鲟佩戴了弹出式卫星标记,当到达预设时间后,装置脱离鱼身,浮出水面,通过卫星传输游动轨迹信息,可观测鱼群的海洋分布范围等。

开展增殖放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守护,让更多鱼儿畅游江海。

(作者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本报记者王浩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3年06月07日14版)

(责编:毛思远、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关键词:
增殖放流,如何让鱼儿回归江海?(把自然讲给你听)_世界报资讯

增殖放流,即以人工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以期促进水生生物种群

江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 京津冀等地有高温天气|前沿热点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杨虞波罗)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9日,江南、华

把小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各部门聚焦群众关切,紧贴民生热点,多措

哈尔滨:职业技能人才“比武秀艺” 资讯

6月6日,选手在进行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当日,黑龙江省第一届职业技能

环球即时看!湖南华容法院推动司法救助工作规范化

本报讯(记者陶琛通讯员杨娟)谁可以申请司法救助?司法救助金一般多少钱

三部门联合部署推进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熊丰)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海警局6月6

人工培育长江鲟亲本放流:自然繁殖是物种保护最终目标

昨天(6日)是全国“放鱼日”,多地共同开启增殖放流活动。6月6日,农业

唯一药物即将退出中国 罕见病患者遇到罕见时刻 天天讯息

郑芋与甜甜日常散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患者在用药时需要监控生命体征。

今年第3号台风“古超”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增强 视焦点讯

今年第3号台风“古超”(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6月7日)早晨(北京时,下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央气象台6月7日06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6月7日08时至8日08

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天天热讯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报

全球微动态丨文旅市场“暑期档”即将开启 亲子游或成出行“主力军”

本报记者田鹏今年以来,我国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随着2023年全国高考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⑨)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多层次、多

问记者丨藏羚羊迁徙途中,走散的小羊去哪了?

近日,可可西里迎来一年一度的藏羚羊迁徙产仔高峰。期间,一些新生小藏

天天快资讯:明天更美好!未来,由你们来书写!

央视网消息:6月7日就是高考了,6月6日也是芒种节气,当芒种遇见高考,

环球实时:高考期间全国主要有两个雨区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黄垚、魏弘毅)记者6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从全

热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打造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新华社上海6月6日电题: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打造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多条铁路线路推行计次票等新型票制产品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樊曦)记者6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持续305天的枯水期终告结束

新华社长沙6月6日电(记者周楠)受长江三峡加大下泄流量等影响,我国第二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持续305天的枯水期终告结束|全球球精选

新华社长沙6月6日电(记者周楠)受长江三峡加大下泄流量等影响,我国第二

云南一导游暗讽游客不消费?昆明通报调查进展:属实,拟吊销涉事人导游证

央视网消息:6月6日,@文旅昆明微博发文通报,针对6月5日上午有网友在

张桂梅回忆她的高考趣事 进考场紧张到忘了名字 每日热讯

2023年高考即将来临。6月6日,张桂梅回忆起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趣事,年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