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8月9日电题:盘点助力防灾减灾的“上海造”卫星
记者郑莹莹
【资料图】
灾害性天气频发,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备受关注。这些年,中国发射了系列卫星来提高灾害预防能力,它们中不少是“上海造”(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盘点如下:
风云卫星“观气象”
气象卫星是一种从太空对地球及大气层进行定量遥感的人造卫星,具有观测范围大、及时迅速、连续完整的特点,已成为现代气象业务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气象卫星,目前已成功发射两代21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9颗在轨运行。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低轨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低倾角”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卫星家族”目前均是“上海造”。目前在轨运行的风云卫星已在日常气象预报中“担纲重任”。
比如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生成后,风云卫星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监测。位于地球上空约3.6万公里静止轨道的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俯瞰”台风眼,监测其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有了卫星观测,台风的预报时效和精度大为提高。
8月3日11时4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6星。王淇俊摄
今年8月3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颗“风云新星”——风云三号06星(又称:风云三号F星),接替已在轨运行近10年的风云三号C星。
风云三号06星搭载了先进的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等仪器。通过不同仪器的深度联合,该卫星可以更精准地“扫描”大气,提示未来几小时哪些区域将会发生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由此更加精准地捕捉台风、暴雨等大气温湿度分层信息,让台风暴雨“有迹可循”,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陆探一号“查形变”
“陆地探测一号(简称:陆探一号)01组”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卫星之一,由A、B两颗完全相同的卫星组成。
2022年1月2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仅隔一个月后的2022年2月2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发射了“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
“陆地探测一号01组”这两颗卫星构建了全球首个用于地表形变干涉测量应用的L波段雷达遥感双星星座。L波段雷达的波长在23厘米左右,对植被具有更好的穿透力,能适应中国山地多、林木覆盖较广的特点。
该“双星组合”运行于607公里高度的准太阳同步轨道,地表形变监测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堪称对地观测的“火眼金睛”,可支持和服务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林业等应用需求。
高光谱卫星“测环境”
2022年12月9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高分五号01A卫星,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该星与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组网,实现每天3次大气环境探测全球覆盖、1次红外遥感全球覆盖,3天对中国及近海地区高光谱、全谱段重访观测。
上述的高光谱观测卫星又名高分五号02星,于2021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卫星全面提升中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为中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激光二氧化碳探测能力的卫星,于2022年4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该卫星旨在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其搭载的五名“乘客”(即:有效载荷)可以对大气细颗粒物、温室气体、气态污染物、云和气溶胶等进行连续、动态的综合监测。(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