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10日电(安冉)进入喀什古城的时候,天色已暗,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穿梭。笔者和同伴边散步边拍照,路过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他们用长长的杆子打着高高的桑葚树。桑椹掉了一地,孩子们捡起来吃,发现有人驻足观看,让笔者也吃。黑色的桑葚入口即化,水果的香甜充满舌尖,剩下的果实就任由它们落在地上。一路走过,脚下的砖石路黏黏的,手也沾沾的,心里却甜甜的。用这种方式,笔者走进了喀什古城……
2015年,喀什古城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随着古城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吃上了“旅游饭”。安冉摄
新古城与旧邻居
(相关资料图)
古城里纵横交错的街巷、层叠错落的土屋、精美的砖雕与窗棂、泥土色调搭配着彩色大门以及道路两旁的桑葚树,每一处细节都能让记者想起儿时的童年时光。
带着这遥远的回忆,笔者一行在古城漫无目的的闲逛,突然被一家味道极香的小餐馆吸引了进去,点完餐与老板攀谈起来。
谁知,这位“老板”是店主的邻居,来帮忙的。
“我们家就住在这儿,邻居开了饭馆,我有空会来帮忙,虽然店铺不在主街道上,但生意不差,有游客,也有附近的人来吃。”邻居“老板”热情的介绍。她还告诉我们她的名字叫帕提古丽,是祝福的意思。
帕提古丽说:“老城改造前,街道狭窄,房屋破败,大家生活很不方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护治理时,把古城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了。”
老城变新,游客越来越多,但家和邻居还是“旧的”,古城换了副“筋骨”,永远留下了“灵魂”。居民的生活变了,但也没变。
2015年,喀什古城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随着古城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内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品销售、民宿、餐饮等行业也随之火了起来,景区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吃上了“旅游饭”。
新古城与老手艺
从小餐馆出来,沿着迷宫般的小巷继续漫步,一转弯,来到了一排出售木制工艺品的店铺,原来又转回了主街道。
喀什古城是现存规模较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其中较有名气的手工艺品巴扎、花盆巴扎、铁匠巴扎、土陶巴扎等一些特色街区充分保留了古城区的原有形态、建筑风格、民俗文化、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原有的风貌。
喀什古城是现存规模较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充分保留了古城区原有的风貌。安冉摄
走进一家小店,摆放在店里店外的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雕刻了精致花纹的木制餐具和走进一家小店,摆放在店里店外的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雕刻了精致花纹的木制餐容器,五颜六色的葫芦、品种多样的民族乐器……
笔者拿起一个小馕针仔细端详,老板艾买提在旁边介绍说:“这是我自己做的,纯手工。店里的东西基本都是手工做的。我父亲就是干这个的,传给我了。”环顾整个小店,雕刻精美的工艺品让人赞叹。
艾买提说,自己是古城人,生活在这,生意也在这,“古城翻新后,现在游客很多,不少人在我这买完东西加微信,通过网络回购”。
新的街道,新的店铺,新的经营方式,喀什古城变了不少,但是人没有变,营生也没有变,祖辈留下的手艺更没有变。
新古城与新“创客”
随着古城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每年都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喜欢这里而留下创业。
自媒体人李慢慢就是其中一员。2022年的夏天,她从广西来到喀什,开始了她的事业—做一名城市漫游领队。
“因为之前有过半年的旅居经验,我尝试用自己的探索和学习,给喀什做注解,带大家用脚步丈量古城,给游客们展示万花筒般的喀什,让他们在这里遇到惊喜。”李慢慢说。
民宿、旅拍店、文创店、咖啡馆,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作为“创客”,他们都有机会在包容的喀什大展拳脚,为古城带来新鲜活力。
麦尔丹·阿布力米提从小在喀什古城长大。2017年,他在古城开了“老城角落”咖啡馆。已经成为古城颇具名气的网红打卡店。旺季时,他店里每天营业额超过1万元。
店里的招牌是喀什噶尔咖啡,因为搭配了草药,咖啡的口感非常独特,加上复古与新潮的混搭装修风格,来打卡的游客非常多。
“我热爱古城,毕业后就想回到家乡,于是开了这家咖啡馆,实现了从小的梦想。现在来古城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店里的生意很好,作为喀什人我很骄傲。”麦尔丹说。
悠久的历史代表过去,与时代接轨方能走向未来。喀什古城安居乐业的居民与游客和谐相处,向游客展示着古城人生活、经商的真面貌。
从咖啡馆出来,天色又暗了一些,笔者继续向前,探索古城更多的变与不变。(完)
【编辑:田博群】